過去這幾年經歷的疫情,國家與區域之間的角力,線上與線下、實體與虛擬更為模糊的邊界,留給了我們更加詭譎多變的商業環境。未來三年,領導者如何能夠幫助組織看清方向、整合資源、推動變革、提升人效等議題將成為重中之重。為此,在本次調研中我們深度解析了領導者當下與未來的關鍵技能,并找尋可以提升能力、促進人效的方案供企業參考。

哪些領導技能對未來成功至關重要?
在本次調研中,我們請領導者對常見的14項能力的自身當前表現以及未來三年進一步發展該能力的重要性做出回應,從而分析出以下的需求矩陣,以指引我們的思考,并根據企業的狀況與階段來規劃未來發展的側重點。
- 最緊迫需要發展的技能為:「戰略思維、留任人才、識別并發展未來人才、影響他人」。
- 需要持續發展的技能為:「輔導和發展他人、授權委責、高度協作、制定決策、結果導向 」。
- 最可能被忽略的技能為:「數字敏銳度、引領變革、領導虛擬團隊或混合辦公團隊 」。
- 相對最不緊迫的技能為:「創造開放包容的職場環境、同理心」。
就最緊迫需要發展的能力而言,「戰略思維」能協助領導者穿透迷霧看清戰局;「影響他人」能有效促進任務完成,而「留任人才、識別并發展未來人才」這兩項能力的重要性無需多言。
至于其他三個領域雖然其緊迫性與能力缺口不如前者,但仍值得注意:例如,左上角的能力雖然目前缺口較小,但在調研中領導者們仍認為其在未來三年的提升極為重要,因此為其投了高票;再比如,「輔導和發展他人、授權委責、高度協作」除了與提升團隊戰力完成任務有關外,也對發展與留任人才具有高度的影響性;在右下角中的能力雖未列入第一梯隊,但面對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后疫情時代遠程辦公成為常態,「數字敏銳度、領導虛擬團隊或混合辦公團隊」也成為對現今領導者新的挑戰與要求。此外,左下方「創造開放包容的職場環境」近年也正逐漸成為潛在的熱門議題。
資源真的用在刀刃上了嗎?
通過對上述列舉的總計14項的常見能力的「當前成效、三年內需提升的重要性、培訓發展數量」進行排序,我們發現,正如「領導力發展:發展重點與資源的錯置」一文中所呈現的樣貌,其中呈現倒V型的,如「識別并發展未來人才、留任人才、戰略思維」是那些當前成效相對低,重要性相對高,但所投入的培訓資源卻相對不足的能力。
與之相對,呈現出V型的,如「同理心、結果導向」則是那些成熟度相對高,提升緊迫性相對低,而投入的培訓資源相對大的能力。當然,這些能力當前的成熟度很可能與企業先前投入的發展資源息息相關。并且,關于「數字敏銳度、引領變革、領導虛擬團隊或混合辦公團隊」這幾項能力,不論是在成效、重要性與培訓資源上都敬陪末座。
面對目前發展資源可能錯置的現象,倘若在相對成熟的能力上保持高投入而未能在未來關鍵的能力上加大投資力度,是否能為組織換回最佳的回報?而有些重要不緊迫的能力培養則可能會被忽略。此外,也需要提醒的是,有許多能力并不易發展,如「戰略思維、制定決策」等,很難一蹴而就,需要資源的投入與時間的積累才能養成;若無法用善用資源或未雨綢繆,在未來某一刻都可能成為影響企業發展的掣肘。
行動聚焦
提升人才發展效能的六大最佳實踐
當明確發展主題并將資源放在刀刃上,下一步就需要考慮如何讓發展投資產生真實效益,即讓人們能「學以致用」,創造績效!在調研中,我們可以看到提供優質發展項目的企業其領導者能夠學以致用的比例,比提供低質量發展項目的企業至高可以高出將近20%!而遺憾的是,平均而言,只有近1/5的領導者認為企業為他們提供了高質量的發展項目!

為了提升發展后學以致用的成果,在多年的實戰經驗與深度積累后,DDI匯總提煉了六大最佳實踐供各位參考:
1.結合評鑒與發展:這樣可以讓領導者提升自我洞察,并依據個人需求設計發展路徑。
2.融合團體發展與自主學習:設計方案時不僅要考慮線上線下結合,也要善用「721」法則,促進學用轉化。使用線上學習或自主學習時,也需要同步關注高效的運營,來調動學員間互動的積極性。
3.創造同儕學習小組:透過同儕學習小組,能夠讓小伙伴發展時更貼合工作場景,彼此碰撞,相互成就。操作時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需要精心規劃每次學習小組的互動、討論及引導,在保證學員的學習動力與參與度的同時,確保學習小組價值和學員的投入產出比。
4.練習與反饋:眾所周知,學后必須練習,練習造就完美。而高頻次的練習輔以精準反饋將能更好地促進行為轉變和能力提升。練習后的反饋至關重要,能夠幫助人才及時調整。練習與反饋若都通過人力進行通常會需要大量的人力與時間,但若能善用技術與人工智能,將能以虛擬照進現實的方式來進行演練和提供及時反饋,這樣不僅能夠規避在工作中練習的風險與代價,還能降本增效。
5.應用追蹤及反饋:評估學以致用,需要通過持續的追蹤和反饋方能成事。與此同時,透過追蹤和收集到的數據,也能確保個人發展的落地,并衡量企業的投資成效。在目前的技術下,許多發展的學習與行為數據都能無痛獲取,這將能助力企業更精準地掌握發展進度與評估成果。
6.培養優質講師或內部專家:在發展過程中,高質量的方案設計、深刻的知識輸入與精準的反饋都有賴優秀的講師與內部專家。外部專家雖好,但畢竟不如「自家人」能夠及時響應,因此若能有足夠的內部專家與講師,將能更好地貼近學員需求,提升學用轉化的效率。
若能有效地運用上述六大最佳實踐,將能大幅提升人才發展的效能。若想深入了解領導力發展的最佳實踐,敬請參閱DDI「領導力發展啟示錄:實現人才發展成效的行動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