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被稱為開年最炸國產劇的「開端」,在2022年開端掀起了一波熱烈討論。該劇講述了大學生李詩情和游戲架構師肖鶴云在公交車爆炸后死而復生,并肩作戰,盡最大努力防止爆炸,尋找真相,拯救整車乘客的故事。
男女主角經歷了25次循環,從一開始的茫然、慌亂,再到后來的從容和鎮定,讓我們目睹了一場在循環中不斷蛻變的成長之旅。
前10次循環來得快去得也快,男女主角大多時間還未找到線索,公交車就爆炸了。從第11次循環開始,二人終于找到了些許規律。醒來后不再是急于行動,而是開始分析和計劃,力求在每次循環都找到更多能阻止爆炸的線索。
推理的過程讓觀眾看得津津有味,我們也隨主角一起步步逼近真相——隨主角一起體驗著驚喜、驚慌、失望、焦慮、重燃希望的種種過程;隨主角一起在腦中完善著阻止爆炸、救下乘客的計劃。
面對不斷增加的新變量,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所以計劃也要不斷進步才行,這個進步的過程就是復盤的意義所在。不知從第幾次循環開始,兩位主角學會了醒來后先復盤上一個循環的得失,并從復盤中不斷迭代自己的計劃。
劇中的循環與我們日復一日的工作有著驚奇的相似之處。每一個工作日,我們清晨早起,搭著地鐵或汽車上班,開啟日復一日的工作,再到日復一日的下班,重復著相同的路線回家。在大部分人眼中,重復即是重復;是枯燥又乏味的循環往復,而鮮少有人將這循環往復視作復盤迭代的機會。
成長啟示:
在謝莉·卡特-斯科特所著的《人生的規則》一書中,分享了一些值得深思的人生規則,其中的一些規則與「開端」給我們的啟示不謀而合:
人生處處皆學問(You will learn lessons.)
成長路上沒有過錯,只有教訓(There are no mistakes, only lessons.)
同樣的教訓會不斷重復直到你真正領悟(A lesson is repeated until learned.)
成長之路,永無止境(Learning lessons does not end.)
看似重復的每一天其實都在給我們「上課」,直到我們從中習得些什么。我們在日復一日中不斷復盤,直至將重復轉化為自己領導力的成長。
如果只靠男女主角的孤軍奮戰,幾乎不可能阻止爆炸。通過一次次循環的不斷嘗試,他們終于在最后調動了周圍的一切資源。
不論是通過網絡調查相關的社會新聞,挖出兇手動機;還是借助警力第一時間疏散了大橋車輛和行人,避免傷及無辜;抑或是通過其他乘客的協助及時控制住嫌犯和炸彈,防止炸彈提前引爆;都是借力使力的優秀范本。
成長啟示:
工作中又何嘗不是如此?當接手一項復雜任務時,有人獨自埋頭苦干,也有人組團共同奮戰。正如小米創始人雷軍所說: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難題之所以難,很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找對解題的方法。職場中我們見到的高手,往往都是那些會借力、懂合作的人。
電視劇中,成功阻止爆炸來自不斷復盤和借力合作,但更來自堅韌不放棄的初心。女主角為人善良、無私,對每一個人都心存善念,會給司機送手套、不愿踢爛瓜伯的西瓜。因意外進入循環,但縱使面對質疑、冷漠和不解,也從不動搖過救人之心。
男主角則正好相反,起初他怕死畏難,只想自保和逃避,甚至開始時丟下女主角獨自面對一切。但當他目睹同車乘客遭遇爆炸,再看到身旁堅定救人信念的女主角,他心底的善良被喚醒了,也開始將個人安危置后,一次又一次投入循環拯救全車人。
女主角的堅持和男主角的轉變,皆是源自那顆善良的初心。男女主角的堅持也讓這份善良愈發強大,在危急時刻喚醒了司機內心深處的善良。他也不曾想傷害這個世界,但女兒的離開和旁人的誹謗讓一切偏離正軌,讓他丟失還女兒清白的初心。最終司機放下執念,和妻子伏法,爆炸終止,循環解除,一切恢復正常。初心在此刻,更傳遞著善意。
成長啟示:
我們都曾懷揣理想,走過三秋,經歷各種磨難后,是否還依然記得那份初心?在年輕時選擇一個善良的初心,去面對酸甜苦辣。無論歲月靜好,還是驚濤駭浪。愿留得初心,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