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評鑒技術被應用于商業世界以來,評鑒中心(Assessment Center)逐漸在測評界綻放自己的光芒,你或許知道這一技術被頻繁運用于高管的識別選拔,但你是否真的了解已有100余年歷史的評鑒中心呢?現在,請隨我們一起踏上這條「評鑒之路」,理清評鑒中心的「前世今生」!
評鑒中心的「前身」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當時每個國家皆需要強化軍力征招大量的軍人及軍官,因此軍隊面臨最直接的挑戰便是如何選出優秀的領導人才。
德國率先改變選才的模式,第一次采用全面性的角度來衡量一個人的能力,評鑒時間長達3天,過程中包含測驗及多元、復雜、挑戰的工作模擬情景,由一群醫生、心理學家及軍官共同觀察并做出任用決策。彼時,德國空軍頭號王牌飛行員、人稱「紅色男爵」的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就是早期評鑒中心的「產物」,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擊落最多敵機的戰斗機王牌飛行員之一。
1942年,英軍也成立了評鑒中心, 英軍的「評鑒中心」在設計上比之前德軍使用的評鑒流程更加精細,候選人會被帶到某個地方3天,所有人穿上制服并只使用編號。除了紙筆智力測驗外,評鑒中心通過讓候選人在對敵方營地的模擬攻擊中計劃并領導一個小組來評估其領導能力。
同時,候選人被要求解決口頭和書面問題,例如在前線常見的50個情境下的記憶與決策。英軍透過大量的研究,清楚定義「領導」的含義及需要具備的特點,以維持驗證評鑒工具及其結果的信度與效度。這兩項特點在未來也成為「評鑒中心」的基本配備。
珍珠港襲擊事件6個月后,美國第一座評鑒與訓練中心在OSS (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 正式成立,即戰略情報局,幫助OSS訓練、挑選及任用適合的人選。因其敏感性以及其工作角色的多樣化,情報人員的評鑒更為復雜(畢竟第一次任務可能是暗殺任務,但下一個任務可能是在異國收集情報)。因此評鑒無法如同軍中采用真實的情景,而是在長達兩周的評鑒過程中,透過多樣化刺激及高度挑戰的情景,確保觀察者能夠準確評斷多項關鍵的特質與能力。
OSS的評鑒概念也融入在許多現代的評鑒設計,即一項能力必須透過多重的情境模擬及刺激來檢視,以增加準確度。
1950年,美國經濟開始進入爆發性的成長,當時許多大企業也逐漸意識到人才的重性。
1956年,DDI創始人之一Dr. Doug Bray針對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的400多位新任主管進行了長時間的能力與發展研究,他設計了企業可用的「評鑒中心」,以協助了解這些領導人的智力、傾向和領導能力。這是評鑒中心首次出現「公文筐」(In-basket Exercise)的評鑒方法,還有透過「商業游戲」(Business Game)了解主管們的商業敏感度與決策能力。
*公文筐(In-basket Exercise)是指將主管每天日常處理的書面文件抽樣選出,并要求參與演練的人員在一定的時間之內,寫出處理行動,以了解演練人員的能力或培養能力的一種方法。
同時,Dr. Doug Bray在評估方式上也做出重大的改變——評鑒分工。評鑒者先獨立評分再進行數據整合(Data Integration),以避免某評鑒者的喜惡影響評鑒分數。這一設計打破了「評鑒是心理學家的工作」的固化思維,使非心理學家也能進行評鑒。
評鑒中心在20世紀60年代經歷了一段沉靜期。1970年,DDI聯合創始人威廉·白翰姆博士受邀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與評鑒中心相關的文章,正式宣告「評鑒中心」時代的來臨。此后,DDI及多家評鑒相關的顧問公司陸陸續續成立,而評鑒中心也不再只是為了選才所用,也被運用在領導者與人才發展、接班人管理等方面。
進入90年代,主管面對的挑戰和以往不同,如組織結構復雜化、權責劃分模糊等,當時常用的獨立式模擬情景或案例式的評鑒方法(在部屬互動時的背景設定為零售公司的業務,在面對客戶時的背景設定為資訊服務的客服主管),無法克服此類窘境,并且常讓受評者不斷轉換及重新適應自己的角色模擬。
因此,DDI率先提出「Day in Life」,即「模擬管理者一天」的評鑒方法。被評者于評鑒當日進入一家模擬的企業擔任某個職務,在評鑒當天所看到的資料、人物及Email,彼此間都有緊密的關系。受評者需要時刻警惕,掌握每條線索,找出脈絡、問題與機會點。
并且,在評鑒上也會特別關注受評者如何運用不同的溝通管道與方法,推動組織運作。例如在關鍵的決策或復雜的組織議題,受評者在撰寫Email時決定發送給哪些人及抄送哪些人,后續決定與哪些人開會討論。在集體被告知的重大Email中,他們如何采取行動等。
進入21世紀,經歷VUCA時代數字化浪潮的沖擊,評鑒中心也在不斷迭代創新。DDI數字評鑒中心高度仿真一家全球化人工智能技術公司,將人工智能應用于個人消費者,企業客戶,政府客戶等多個市場。候選人將在一天時間內,體驗數字時代快節奏的競爭,運營高度智能化的公司。
未來的評鑒中心必然是科技與網絡技術的結合,如與AI、VR及AR等技術的結合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評鑒中心發展的腳步也不會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