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女性正在用「她力量」賦予時代全新的面貌與活力。然而,在一些不易察覺之處,依然有一些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為什么在夏天的辦公室里、長途航班機艙里,女性更怕冷?
為什么女性遭遇車禍受輕傷的可能性比男性高71%,重傷比例高47%,死亡率高17%?
為什么世界上的女性鋼琴家遠少于男性鋼琴家?
以上這些問題及事實均在英國作家卡羅琳?克里亞多?佩雷斯撰寫《看不見的女性》一書中被一一列出。現在,讓我們再來看一組相關的「冷知識」:
許多辦公室的標準溫度是基于上世紀60年代40歲、體重70公斤的男性的標準新陳代謝率計算而來,而女性的代謝率比男性的標準值低35%。
汽車根據男性身材設計,碰撞測試假人幾十年來都以男性為基準,即使近年采用女性假人測試,也未考慮女性的肌肉質量分布與骨密度等生理差異。
標準鋼琴一個八度的寬度約為18.8厘米,即便女性把手掌完全張開,跨越一個八度也很吃力。
諸如此類的現象還有:寫字樓厚重的大門,身材瘦小的女性很難推動;扶梯及樓梯設計太陡,造成穿裙子的女性不便;人行道地磚常有一指寬的縫隙,女性的高跟鞋極易卡住,甚至絆倒……
《看不見的女性》一書獲評英國書店獎最受歡迎好書、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金融時報》及麥肯錫商業圖書獎等重要國際獎項,并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暢銷世界。該書讓我們充分理解到過去百年中,女性是處在被漠視而非被歧視的境遇里。而漠視可能要比歧視更令人難以接受。
德勤2021年針對中國職場女性的調查報告中的數據顯示,新冠疫情對職場女性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事實上,鑒于女性在經濟和企業領導層中受到的不成比例影響,這一段歷史有人稱之為She-session(源自Recession,經濟衰退)。在疫情期間,裁員對女性的影響比男性大得多。這給女性的社會經濟地位下降帶來了影響。
報告中的調研數據顯示,過半女性在職場經歷過非包容性的對待:
與此同時,中國女性認為企業應加大力度推動性別多樣化!
所以,誰應當來解決這些問題?
筆者的看法是:與其等待世界與企業改變,不妨發揮女性領導力。唯有從女性的醒悟與自覺出發,一代一代女性的自我改變,不斷展現職場女性在各行各業的努力與成就,才能改變世界對女性的漠視。
近兩年「多樣化與包容」的倡議忽然成為全球大企業積極追求與實踐的目標,與其相關的女性領導力的議題也立即躍升為熱門話題。面對數字時代來臨,商業環境游戲規則巨變,加之全球疫情與天災的侵襲,企業要生存下去唯有激發所有員工未被開發的潛力,進而勇于創新、奮發圖強,面對諸變。而正如希拉里·克林頓所言,女性恰恰是全球最大未被開發的人才庫!
于是,DDI「女性領導力」課程應運而生。該課程順應潮流,鼓勵職業女性的自我覺醒,激勵她們成為職場上擁有影響力、發揮價值的個人與領導者。領導力就是影響力,而沒有追隨者就稱不上領導者。
既然女性領導者能夠為企業帶來實際的業務價值,那么為何根據DDI「2021全球領導力展望」報告的數據,在全球受調研的2,000多家企業中僅有29%的領導者為女性,并且越往高層,女性領導者占比越少?與此同時,2021年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和非營利女性倡導組織Lean In聯合發布的報告的數據也佐證了,企業中的女性領導者層級越高,人數占比越低。全球財富500強的CEO行列中,女性占比僅8.2% 。
在我們研究了無數調研與文獻、書籍,總結發現女性在經營自己的職業生涯時,的確容易陷入一些「困境」,包括:
長年糾結于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缺乏勇氣宣示自己
習慣批判自己并缺乏自信
畏懼失敗猶疑不決
不重視也不知道如何建立人脈
缺乏良好的自我覺察習慣
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缺少戰略
女性的一生中有許多角色,并自幼開始就奮力扮演好每個角色:女兒、姐妹、學生、女朋友、妻子、兒媳、母親、白領、領導……許多女性從不放過自己,期望每個角色都能得滿分,但卻錯過了對自己的關注,無法奔赴向往的職涯、人生的價值與夢想。
由DDI全球首席執行官泰茜·白翰姆(Tacy Byham)開創的「女性領導力」課程,旨在喚醒職場女性在今天及未來時代中的角色與責任,用五大積極職場戰略重塑個人的思維與信心,激勵女性勇于面對人生與工作上的挑戰。她在全球各地演講時也收到了無數職場女性的回響,分享她們在工作生涯及生命中的無奈與掙扎。
我們相信,唯有女性自我覺醒,才能發揮自己無窮的潛力,在自己的角色上發光發熱,在家庭、崗位及組織里做出有意義的貢獻。
*本文為DDI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注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