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I《2023全球領導力展望》調研報告顯示,企業數字化學習的普及率已高達59.3%。人們不僅對于學習的偏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也對學習與發展的方式在靈活、便捷與個性化上有了更多的期待。然而,反觀企業的落地實踐,依然有很多的痛難點在困擾著培訓部門,除了第一章節中談到的可能存在的資源錯配,在項目規劃和實施過程中,還有哪些要素需要格外留心?
從事學習與發展都熟知格拉德威爾的一萬小時定律,后來被瑞典心理學家K·安德斯·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進一步闡釋為「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即技能提升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的持續訓練。這個表述在企業的落地實踐中存在兩個問題或可說是挑戰。
第一個問題是:怎樣的練習才會有效?
有效的練習并非時間的簡單累積,投入、方法、挑戰缺一不可。研究表明,若能透過「情境模擬」或「基于場景」的學習與練習,并輔以即時的反饋將能讓練習發揮更好的成果。且越是能夠模擬現實世界的體驗,越有助于加快學習過程。
ATD在其《模擬與場景:真實、有效且引人入勝的學習》白皮書中指出,不管是透過技術與非技術的模擬或基于場景的學習其使用率在近年大幅提升,且未來還將持續增加。其原因是通過模擬與場景式學習,在培訓期間不僅能更好地吸引學員,更有助于在培訓后更好地保留和應用所學。
第二個問題:企業在培訓時如何才能做到情境模擬、多次練習并能提供即時反饋?
過去,若是透過非技術的方式,受限于人力、時間與資源,企業可能真的很難做到。但如今,借助數字技術與人工智能的加持,個性化沉浸式的場景練習并不困難,甚至成本更低。
以英躍?課程為例,其課程中就包含了情境模擬練習,提供學員即時反饋和改善建議,并可反復多次練習。英躍?的數據表明,進行情境模擬練習次數越多的學員,其學習的進步率也越大。與此同時,通過客戶端的觀察與反饋,我們也發現在情境模擬練習次數越多的學員,其能力在真實工作中的表現,多數都比以往或其他人更佳。
線上學習不得不面臨的挑戰和痛點之一,是學員的完成率或投入度不高,不僅影響學習成效,也難以證明購買線上學習資源的價值。
影響學員完成與投入的核心原因來自「學習孤獨感」,或源自于學習興趣/動機不足,自控能力不夠,或是因線上學習主要為單向輸入,缺乏交流和反饋,導致學員中途放棄或草草了事。DDI《2023全球領導力展望》調研報告顯示,自主學習在中國管理者的學習偏好方式中排名靠后,喜好獨自進行線上學習的管理者的比例僅為19%。
為克服上述挑戰,線上學習衍生出訓練營方案,配套運營成為標配。透過建構外部影響因素(如:學習環境、學習模式、教學資源、學習評價、學習管理等),來促進學員參與,提升培訓成效。如圖所示,有運營的學習項目確實學員參與和反饋要更好。
因此,在企業與市場中各類花式與游戲化運營手法因應而生(如:點數、積分、排行榜、社群互動與作業練習等),且有越來越復雜的趨勢。但我們也經常聽到許多企業表示,這樣的花式運營不僅耗時費力,成效也大相徑庭,有時即便費盡苦心,最終也不一定能帶來好結果。
誠然,線上學習需要運營而不能放任自流,運營手法也需要因人而異而不能一招鮮吃遍天,那么,企業要如何平衡花式運營與高效運營?要如何才能讓運營做到更快、更好、更省?
在過去5年多與英躍?數十萬學員的實戰及研究中,我們發現有效運營最重要的成功關鍵是:善用數據對癥下藥。因為線上學習的特性,我們得以實時掌握學員的學習行為,并能夠從中發現并規劃改善的撬動點,其中技巧將在下述篇章中為大家詳細解答。
前文講到,企業要提高培訓的投入產出比,就要避免采購大量課程而無人打開的狀況,讓線上課程能夠買有所學、學有所用。因此,針對于高潛人群或關鍵崗位,可以采用差異化的培養模式,結合業務,圍繞關鍵能力打造精細化的學習項目。
在這種項目中,翻轉課堂是經常被使用的手法。學員先在線上學習知識,統一語言,線下再去演練技能、案例研討。通過「線上學習+線下演練」的方式,讓老師能夠提前了解學員水平,針對性答疑解惑,也讓學員感受到學習的價值和效用,最大程度地將學習落到實處。
如圖所示,相對于沒有安排翻轉相關手法的項目,學員在配課完成率上高出了約20%,學習時長高出約30%。究其原因,一般線上學習任務會作為線下課堂的課前作業,并且會根據學員的線上學習情況來做設計和答疑,由此促進了學員對前序學習的動力。
混合式學習(或稱O2O方案)為企業學習的定制化難題掃清了部分障礙。過去,受限于預算、講師的能力和余力,以及學員抽樣調研偏差,傳統課堂往往不是過于「標準化」就是「偽定制化」。有數據指導的O2O方案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成本問題,將講授知識的時間挪至線上完成,節約線下50%的時間。
其次,它助力講師擺脫對于本身判斷和經驗的依賴,從數據中來判斷學員到底缺什么,應該補什么。那些單純靠段子、靠經驗、靠過去的立足于市場的講師或顧問,也會被逐步優勝劣汰。
企業本質上是一種資源配置機制,員工的價值體現在于是否幫助企業實現了帕累托改進,即資源配置的最優化。無論是學習資源的配置,還是運營資源的配置,如何用較少的資源耗費實現學習成果的轉化,最終促進管理者能力的提升和業務的達成,這是學習與發展從業者乃至所有職場人終身學習的課題,也是數字化帶給我們的機會和挑戰。
擁抱科技「學練結合」促提升
場景化的有效練習是撬動學習效果的關鍵,英躍?數據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現代科技的發展已經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與企業運作的方式,在培訓發展上也帶來巨大的變化及優勢。技術已經能夠實現因人、因時、因需進行大量、快速、便捷與多次的情景模擬或場景化的練習,并收獲即時的反饋與報告。而在未來AIGC持續發展與加持下,各類智能作業、智能陪練、智能教練等應用都將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善用這些科技工具都將能更好地助力企業人員的學用轉化。
善用數據「解鎖」運營快準省
無痛收集數據已成為線上學習平臺或產品的底層要求,為打開學員學習與行為習慣的黑盒子提供了鑰匙。然而,數據本身沒有價值,只有結合業務成為信息才能為企業提供價值。
HR需要做的是進一步挖掘并分析數據,產生洞察并提出迭代運營流程或方法的建議及做法。隨著數據越來越豐富,HR未來還需甄別和判斷數據的有效性,以更有效地做好快準省的運營,提升學習效能。
資源配置聚焦重點「提效能」
除建議企業可重新評估目前的發展主題與資源配置是否有錯配位外,也建議發展資源可一定程度向中基層傾斜。
在DDI《2023全球領導力展望》調研報告中,我們可以明確看到目前中國企業高層能力強,中基層能力不足成為企業發展的掣肘。同時調研也顯示,企業的整體發展資源還是偏向高層。若能稍作調整,對各層領導力發展并重將會為企業帶來不僅是板凳深度的增加,也會帶來財務表現的巨大好處。
DDI基于600,000 名英躍學員累積的學習數據洞察發布「人才發展數據賦能啟示錄」。不僅回顧了數字化學習的歷程和現狀,更探析了中基層領導者的能力表現和學習偏好。除了數據發現外,在每個章節,我們也就發現和對應的建議進行了凝練與總結,形成了有針對性的「思考與啟示」,以幫助組織在中基層領導者的發展實踐中,將這份報告中的洞察轉化為切實可行的短期或長期人才策略。立即下載報告
*本文為DDI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注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