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可持續的領導力表現,哪些才是真正最重要的因素——情緒智商(EQ)還是認知能力(IQ)?一方面,探索情商的先驅之一丹尼爾·戈爾曼指出,領導力表現上的差異絕大程度取決于情商和技術能力而非智商*。但另一方面,一項嚴謹的基于多組關于智商和情商的獨立發現的研究顯示,智商對于預測表現的重要性是情商的五倍*。
比較可能的現實是兩者都重要。此外,就領導級別而論,公平來說很大部分的失敗領導力可能都歸咎于不敏感而非愚蠢。盡管情商和智商與整體領導力技能都有關,我們還是想要找出兩者對于預測特定領導技能的差別所在。
*Goleman, D. (2006).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New York: Bantam Dell.
*O’Boyle, E. H., Humphrey, R. H., Pollack, J. M., Hawver, T. H., & Story, P. A. (2011). The relation betwe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job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2(5), 788-818.
在調研開始前,我們先確定關于EQ和IQ的最佳指標。關于 IQ,我們采用的是瑞文標準推理測驗以及格拉瑟批判性思維測試中的得分。而EQ指數則是通過我們的全球領導力個性測試中的數據計算得出,此測試結合兩種要素:人際敏感度和感知力缺乏(反面)。最后,我們觀察這兩種指標中的哪一項對于預測評鑒中心表現中的7種不同行為技能更關鍵?結果如上圖「預測領導技能」圖表所示。
正如你所預計的,腦力在預測與業務更相關的領導表現方面做的更出色——商業頭腦和財務敏感度。而EQ則與以人為中心的能力表現聯系更緊密,如帶領團隊和營造人際網絡。也許,讓人稍感意外的是影響他人和推動執行這兩方面。前者似乎與IQ更相關而不是EQ。原因為何?如果你想贏過某人,業務狀況或強有力的論據要比人際敏感度和技能更為關鍵。另一方面,一旦你影響到某人朝著某個特定方向發展,EQ在推動執行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因為你必須鼓動所有人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在設定卓越領導力標準時融入EQ和IQ。領導者在任一方面的不足都會造成失衡以及嚴重的失敗風險。一些重要領導技能,如培養人脈網絡及團隊領導力,更依賴EQ;而如商業頭腦和財務敏感度等其他技能,則更倚重IQ。
盡早獲取關于EQ和IQ的信息,最好在制定遴選和晉升決策的過程中。IQ是無法培養的,此外研究顯示EQ形成在非常早期的年齡段。全球最大的一家個人護理產品企業同時測試了新員工的EQ和IQ能力。然而,當下測試IQ的方式可能會因為員工保護團體的而造成杯葛而造成負面影響員工團體而造成負面影響。大部分企業都避免將此作為聘雇前的獨立測試項目,取而代之,他們會選擇將此和其他衡量手段相結合。
專注于EQ相關的領導力行為的學習和練習機會,如維持自尊、同理心、傾聽和支持。在領導者重建與員工關系的過程中,在職實踐是鞏固正式培訓效果的重要途徑。
*本文為DDI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注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