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DDI攜手《經濟學人·商論》和法國里昂商學院聯合發起線上論壇,誠邀《經濟學人·商論》執行總編輯、里昂商學院美好商業中心學術委員會成員吳晨先生,里昂商學院創新創業管理學副教授、工商管理博士DBA導師、全球商業智能中心 (BIC) 運營副主任蘭賽先生,以及DDI華北區董事總經理朱彥昌先生共同聚焦未來世界新格局,助力大家從容應對劇變的世界,重塑自我,擁抱新機。
從生活中的大量真實案例出發,吳晨首先為大家全面介紹了烏卡 (VUCA) 的豐富內涵,并表示要重新認識黑天鵝,審視「極端不確定性」;重新認識復雜,擁抱混亂和不斷涌現出的新問題;重新認識模糊性,適應快速變化的世界。
「所有人對于大勢,尤其是即將帶來的改變,都可能是盲人摸象,而烏卡勢必成為未來的一種新常態?!顾赋?,未來至少10年到20年里唯一不變的東西或許就是變化本身,所以為了更好地應對變化,我們應當有意識地培養自身超越周期、韌性重于效率、擁抱長期主義、重視新知新見的思維和能力。
通過反思疫情對全球產業鏈帶來的沖擊,吳晨特別談及:后疫情時代企業管理的一個最主要的變化就是我們從只關心效率提升向效率與韌性并舉轉變,更加重視組織的抗打擊能力、恢復能力以及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面對全球社會經濟的快速變遷,他則建議大家重點關注元宇宙、減碳、靈活就業等三大發展新趨勢,其中可能蘊藏著徹底顛覆未來的組織方式、商業形態、合作模式。
緊接著,蘭教授通過深度聚焦數字化轉型的本質與內涵,帶領大家全方位洞察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現狀與未來。
他談到,所謂數字化轉型,即是指組織借助數字化技術和數字業務,使商業模式發生重大變化的過程,并強調:數字化技術本質上是為了改變組織的戰略、產品、服務、流程、業務等方方面面,不僅僅是支持組織業務而已。
隨著互聯網革命影響的深化,我們的日常生活不斷產生大量數據,成為這個時代的戰略資源。某種程度上來說,數據,即是數字化時代的「石油」。對此,蘭教授表示:數據和信息如果能夠得到有效利用,則可以大幅降低市場的不確定性,進而有助于發現烏卡時代下不確定性背后的確定性規律。
事實上,伴隨著「ABCDEFGHI」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正在飛速邁向Web3.0時代,并形成向心力、不確定性、破壞性的數字化漩渦,各行各業都十分有必要對此高度警覺,順勢而為。
基于對數字化轉型態勢的深刻洞察,蘭賽進一步指出,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在于實現連接、敏捷性、智能化、創新等四大戰略目標,從而實現從數字抵制者、探索者到數字執行者、轉型者甚至顛覆者的升級轉型。
隨后,朱彥昌從烏卡時代下組織面臨的巨大挑戰切入,深刻揭示了企業組織保持動態調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在商業領域之中,要想改變一個企業基本運營模式的慣性,即使不遺余力地實行變革方案,往往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做到;且管理不力的組織往往也更加亂象叢生,容易出現熵增的問題。對此,他直言:
突破企業的慣性并減熵,就如同清除花園中存在的廢物和雜草,組織必須時刻保持動態調整。
在此基礎上,朱彥昌創造性地提出了「組織力=機制 * 外部因素 (生態、環境) * 時代適應」的組織力方程式,并進一步對機制、外部因素、時代適應等核心元素進行了全方位的解讀,點明了適應性領導力的重要意義。
他談到,所謂適應性領導力即通過不斷適應持續變化、幫助組織實現其戰略目標及愿景的能力,這既需要領導者時刻保持高度的適應性,更需要能夠隨時轉向、堅韌前行:
適應性領導者需要具備好奇心、換位思考、接納反饋、適應變化等四大心智要素,才能真正實現在探索中、理解中、反思中、體驗中不斷成長,進而引領組織及時動態調整,走向成功。
活動最后,三位嘉賓針對不確定時代下的組織行動、企業發展、個人提升等議題展開了熱烈的圓桌討論,并一一給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意見與建議,打開了大家的思路和眼界,激發出更多新的見解與啟發。
本次線上論壇云集來自學界、商界和媒體界的各路精英領袖,以一場精彩紛呈的思想盛宴帶大家立足于充滿不確定性和復雜變化的當下現實問題,從放眼全球到聚焦前沿,再落實到組織動態調整,全方位透視了烏卡時代下的未來發展趨勢及其企業轉型之道,為助力廣大企業與個人更好地適應未來提供了寶貴的思路與啟迪。
本文基于《2025全球領導力展望》調研數據,探討中國企業領導力發展資源的投入現狀及錯配問題,并提出優化建議,助...
重大的變革往往意味著重大的機遇。當下,制造行業想要抓住時代的機遇,需要系統性打造組織永續的力量,才能夠在整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