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22年以前,人們對AI的想象還停留在「下圍棋」「刷臉支付」這些單點突破,那么自ChatGPT橫空出世以來,AI正式從科研機構的封閉機房進入了億萬人日常敲擊的鍵盤與指尖。
AI在職場的廣泛應用給領導者帶來了哪些影響?當管理對象從「人」升級為「人+AI」,如何辨識及發展未來的領導者?近日,DDI亞洲區高級副總裁葉庭君(Mindy Yeh)女士在由《培訓雜志》主辦的「2025企業人才發展菁英論壇」中,帶來了「在AI的鋸齒邊界跳舞」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DDI新近發布的「2025全球領導力展望|中國報告」的調研數據顯示,中國CEO最關心的挑戰中,排名首位的是經濟大環境所帶來的壓力,排名第二的是組織如何更有韌性地應對當下挑戰,緊接著就是如何推動企業應用新技術來不斷創新。
并且,我們的調研數據還顯示,在中國領導者所面臨的諸多業務挑戰之中,他們最缺乏信心的,就是如何善用AI等新技術以及推動團隊采用新技術。然而,近75%的中國領導者又都對在工作中應用AI表達出熱衷的情緒。
雖然缺乏信心應用AI,但卻對應用AI寄予厚望。中國領導者正是在這樣的矛盾情緒中,一步步被AI的浪潮推動前行。可見,如何更好地與AI共舞,成為了擺在企業領導者面前的關鍵問題。
2023年,哈佛商學院與BCG咨詢合力進行了一項研究,通過將758名顧問分為三個不同的對照組,來研究和了解AI對于知識工作者的影響。研究發現:
使用AI能夠幫助大幅提升工作速度及質量,不論是否給予提示輔導(Prompt Coaching)。
與高績效者相比,AI對于低績效者工作績效的提升幫助尤為顯著。
AI有其擅長做以及不擅長做的事,即「AI的鋸齒邊界」。而在做不擅長的事時,使用AI組的正確率反而下降19%。譬如,AI擅長結構性寫作任務,資料整合與摘要,清單產出任務,說服性文案撰寫,撰寫標準策略建議等;但卻不擅長復雜的商業判斷,高倫理與價值判斷任務,需要文化理解的建議,整合多方矛盾觀點的任務,高創造力發想任務等。
不能盲目仰賴AI。正因為AI有其擅長和不擅長的事,因此當我們在「AI的鋸齒邊界」內無論是分工還是共創,表現都會相對較好。然而,一旦在「AI的鋸齒邊界」外盲目依賴,往往就會適得其反。
過度使用AI會使得創意多樣性下降,極具突破性的創新想法比例明顯較低。
2025年斯坦福大學發布的「AI指數報告」指出,AI的各項能力逐年加速,已超越人類基準,「AI的鋸齒邊界」也會越來越模糊,而這也將導致我們在何時使用以及如何利用AI上越發難以決斷,決策的風險也隨之升高。
并且,當我們深入探究AI對于溝通協作的影響時,許多研究都發現,過度使用AI會對團隊成員之間的互動溝通帶來負面影響,包括:互動溝通頻次下降,孤獨感上升,參與度降低,跨團隊共識及信任下降等。
大量研究發現告訴我們,AI工具使用得當,絕對可以協助工作者提升效能和績效,拓展技能;然而,若過度使用AI,則會帶來創造力的降低、思考力的降低、團隊溝通協作、心理安全感的降低等負面影響。
正如前文所提及的,75%的中國領導者對于善用新技術以及推動團隊采用新技術缺乏信心,那么究竟什么樣的領導者能夠更好地推動團隊利用AI呢?「2025全球領導力展望」調研的數據顯示,當領導者具備人際互動以及引領變革這兩項能力時,他們更有可能準備好應用AI技術,尤其是相對于不擅長這兩項能力的領導者而言。
那么,中國領導者又是否真的具備相關的能力呢?DDI通過對過去十多年中國領導者的評鑒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中國領導者普遍強于結果導向,發號司令,要求落地,也因此造就了過往的成功;但他們在愿景引領、驅動變革與創新等這些對未來至關重要的能力上存在短板。
這也意味著,當下中國領導者的領導風格需要轉型,以往大家不重視也做不好的能力,是未來的重中之重。譬如,賦能,意義導向,驅動協作,驅動創新,驅動變革,信任的建立,情感的交流,更高的判斷力等。
未來的領導者必須是「技術敏感+情感充沛」的復合型人才,要既能理解AI的價值,又能守護人性的溫度,能夠帶來更深層的情感連接,更真實的價值共鳴,更持久的信任建立。
在HAT(Human AI Team)時代,我們應該如何識別和發展這樣的未來領導者呢?
識別未來領導者8大關鍵特質:需更關注潛力
就識別而言,除了前文提及的必須關注的能力之外,需要更加關注領導者是否具備以下潛力。譬如:堅韌、全局思維、容忍模糊、利他、同理、領導傾向、成長思維、好奇心等。因為當領導者具備這些潛力,那么就更有可能展現出上文提及的能力。
例如,當領導者具備成長思維,就會傾向于不斷試錯、不斷尋找更好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進而就更容易創新;而如果他們具備情感交流能力,也就會自然展現出利他,從而更好地影響他人。
也正因如此,在識別領導者時,一定要關注這些潛力,因為潛力是能力生長的土壤。
AI賦能領導力發展「新范式」:解決教學有余,實踐不足的痛點
就領導者的發展而言,領導力轉型的本質是行為的轉型。根據DDI半世紀來的研究,領導力發展的步驟無外乎:先講解知識/技巧(Tell You),然后示范技巧(Show You),接著實踐技巧(Let You Try),之后給予反饋(Feedback),最后持續應用(Apply)。
理想的步驟看似簡單,但現實卻是——教學有余,而實踐不足,反饋也不及時。尤其在瞬息萬變的今天,組織無法有足夠的時間讓領導者反復實踐和試錯,而AI正是能夠幫助解決這些挑戰的助力。
自1970年創立以來,DDI始終與時俱進,不斷研發順應時代的解決方案。早在10年前,DDI就致力于在中國推動產品數字化,近五年來更是把大量精力聚焦于如何利用AI真正幫助領導者提升領導力。
DDI投入大量人力、時間和資源進行AI研發,并推出了AI智能家族,包括:智能方案、智能作業、智能運營、智能陪練和智能導師。我們的大量客戶實例證明,善用這些AI工具和解決方案,能夠有效解決教學有余而時間不足的問題。
譬如,DDI智能陪練基于領導力顧問生成式對話算法,提供學員沉浸式的真人互動對話練習,實時且精準的反饋,幫助學員開口說、用得出、反復練,并提供HR可證實效果的數據報告。
再譬如,DDI智能導師作為一款領導力即時答疑工具,使用最新大語言模型、Agentic Workflow技術,強制Al學習DDI知識體系,處理動態、多步推理任務。不同于通用的Al大模型,DDI的智能導師具備領導力領域的專業深度和復雜管理情境的分析能力,確保領導者學用一致,能夠提供包括領導力快答和深度咨詢功能。
這一過程并非簡單的問答,而是嵌入整個學習閉環的「成長伙伴」,能夠讓領導者在真實工作中也能獲得及時支持,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而智能導師也并非替代老師,而是擴展老師的影響力。它讓學習不再是一次性事件,而是一個持續進化的旅程。
更重要的是,這些工具產生的行為數據,還能幫助企業精準識別哪些管理者正在發生真實轉變,哪些還需要額外支持——這才是真正的「數據驅動人才發展」。
面對AI技術發展的突飛猛進,每一位領導者都無法置身事外,但我們應當始終謹記:
AI的鋸齒邊界雖日趨模糊,但總有它擅長與不擅長,以及它帶來的好處及壞處。我們要學會讓它做它擅長的事,而不是讓它替我們做所有事.
領導力必須轉型:為了有效帶領HAT團隊, 領導者及所有工作者要加速具備以往自己不擅長的能力。
辨識適合帶領HAT時代的領導者:潛力更為重要。
領導力發展新范式:善用AI達到問題解決、持續應用及洞察的新范式,來助力領導能力的轉型。
當AI走進企業,走進領導者的日常,真正該進化的不只是工具,而是領導者帶領HAT(Human AI Team)高效運作的能力!AI讓我們看清邊界,也讓我們更懂人性。愿每一位走在變革路上的你,都能在AI的鋸齒邊界上,跳出屬于自己的領導之舞。
本文基于《2025全球領導力展望》調研數據,探討中國企業領導力發展資源的投入現狀及錯配問題,并提出優化建議,助...
重大的變革往往意味著重大的機遇。當下,制造行業想要抓住時代的機遇,需要系統性打造組織永續的力量,才能夠在整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