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隊伍年輕化,不僅是國企的議題,也是時代的趨勢,特別是數字化浪潮的沖擊,更是為這一議題助力。這一趨勢為年輕干部帶創造了更多的發展機會,也意味著有更多尚無工作歷練或經過企業培養的年輕人,會因為這一趨勢而成為這個時代的「機遇型」領導者。這一類型的年輕干部有何行為特征?又會對企業產生什么影響?
DDI對國內中基層管理者的人才測評數據進行了聚類分析,通過中基層管理者八項領導能力的測評結果,找到了五種年輕干部的典型樣貌。
這八項核心領導能力項包括:制定決策、計劃與組織、客戶導向、輔導、授權委責、引導互動、管理人際關系、影響他人,將中基層管理者核心領導能力進行歸類后,可簡要地區分為業務管理、領導力以及人際互動三大領域。并通過聚類分析,中基層管理者常見的五種類型分別是:
圖:我國中基層管理者常見的五種領導類型及能力樣貌
成熟型中基層管理者:這一類型的中基層管理者在領導力評鑒的三大領域,即人際互動、領導力以及業務管理,的表現都在「達到標準」以上,代表他們在各項領域中已經擁有相當嫻熟且均衡的領導表現。一家企業中,這類型領導者的人數占比越多,職業化的程度就較高,組織運作的效能也相對較為優秀。「成熟型」中基層管理者堪稱組織的中堅力量。
決策型中基層管理者:這類中基層管理者因「制定決策」上相對突出而命名,在理性思維方面有獨特之處,這類人才的絕對優勢落在「制定決策」和「計劃與組織」,這兩項是業務管理領域的核心領導能力。他們有深度的思考力,也有出色的落地規劃力。「決策型」中基層管理者可謂不可多得的軍師參謀人才。
授權型中基層管理者:這類中基層管理者因「授權委責」相對突出而命名,這一能力與工作分配相關。此外,他們還有兩大能力優勢,包括「客戶導向」和「促進變革」。將這三項領導能力組合在一起,可以獲知此類中基層管理者擅長通過任務的分配帶領下屬完成任務,同時對于市場及客戶的需求有一定程度的敏感度,能帶領團隊調整方向來因應環境的變動。「授權型」中基層管理者支持組織跑在市場前沿。
計劃型中基層管理者:這群中基層管理者最為突出的就是「計劃與組織」這項領導能力,而其他能力與均值相比都是相對劣勢,這也意味著他們在組織中扮演著「執行者」的角色。「計劃型」中基層管理者是組織中有力的執行者。
機遇型中基層管理者:這一類型的中基層管理者與「成熟型」恰恰相反,在各領域中表現相對都較為遜色,很有可能是組織發展過程中伴隨著組織成長自然而然晉升至管理者的位置,并未經過合理的篩選,是因「機遇」而來的領導者。對企業而言,需要嚴肅看待這一類型的中基層管理者對組織產生的影響,并評估他們能否稱職地擔任現在的崗位角色。對組織而言,須大力關注「機遇型」中基層管理者的績效表現。
我們也對不同類型企業的中基層管理者數量進行了分析,包括國企、民企與外企。國企的中基層管理者中,「成熟型」管理者低于三成,與民企接近,但明顯低于外企的35%;若再加上軍師型的「決策型」管理者,占比的差距就進一步拉大了;反之,領導力未就緒的「機遇型」中基層管理者卻是各類企業中占比最高的,超過四分之一。
圖:中基層管理者中「成熟型」與「機遇型」各占四分之一
通過對比不同類型中高層管理者及中基層管理者在國企中的分布數據,我們發現,國企中高層管理者的成熟度水平顯著高于中基層管理者,形成了成熟度上的大斷層。這樣的分布樣貌在組織中會形成重要的方向與調度布署幾乎都仰賴高層管理者。若在變化程度不大的企業中可能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企業響應的速度及運作效能一定會趨緩。這將直接影響競爭力,也是最值得留意之處。
高層強、中基層弱的現象,可能與組織中長期強調中基層執行者的角色而忽略均衡的中基層管理者發展有關,也可能是大環境的異動造成干部不穩定,甚至流失所造成的。但無論成因為何,這都是國企未來幾年必須慎重看待的議題。
若將時間軸拉長,我們將國企各類型的領導者數量做了分析,意外地發現,在十年的時間跨度中,2014年至2016年間,「成熟型」中基層管理者的人數占比最高。而在近四年(2017-2021年)該類型的中基層管理者戲劇性地下跌,由30%驟降至15%。反觀成熟度不佳的「機遇型」中基層管理者,卻由8%快速躍升為28%。
圖:中基層管理者中「成熟型」與「機遇型」近十年變化趨勢
究其原因,可能是成熟型管理者的流失,也可能是因為企業快速發展,或干部年輕化的需求日漸增多,導致領導力尚未就緒的年輕干部過早被提拔,擔任了超出原來能力所能及的崗位,也就是干部年輕化的浪潮促成了一波「機遇型」管理者。無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驚人數據,它提醒著我們,中基層管理者的素質難以應付越來越嚴竣的高競爭商業環境。
1.關注人才樣貌,及早分流精準用人
具備識人之明是重要的組織競爭力之一。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同的任務類型需要不同的管理者,善于鏈接任務與人才是用好人的快捷方式。我們呼吁企業注重領導能力評鑒,清楚區分出管理者的領導類型,適才適所地放對位置。「決策型」中基層管理者適合幕僚軍師崗,「授權型」中基層管理者適合業務前端崗位,「成熟型」中基層管理者是青年干部人才池的主力,特別應當關注他們的歷煉與全方位能力的發展。
2.給予年輕干部機會的同時也培養領導力,避免造就更多「機遇型」中基層管理者
天生的領導者畢竟可遇不可求,中基層管理者的培養能夠大大減少不適任所引發的企業風險。基礎領導力的培養對于年輕干部尤為重要,能夠奠定基本的領導力知識,形成共同的管理語言。至于中基層管理者的培養手法,除了基本的企業培訓,如何促成在崗實踐,或是通過更高層管理者提供輔導支持,也是近期經驗證的有效培育方式。
至于「機遇型」中基層管理者,必須審慎且嚴肅地看待績效管理的落實,這是優化人才力的基礎,面對達不到組織給予目標任務的不適任領導者,給出反饋,給予發展機會是可行的優化方法,必要時的職務調整或汰換也是管理中必要的改善舉措。
*本文為DDI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注出處!
本文基于《2025全球領導力展望》調研數據,探討中國企業領導力發展資源的投入現狀及錯配問題,并提出優化建議,助...
重大的變革往往意味著重大的機遇。當下,制造行業想要抓住時代的機遇,需要系統性打造組織永續的力量,才能夠在整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