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底OpenAI公司推出ChatGPT以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速度之快,可謂是人間一天, AI十年。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調研,盡管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下稱GenAI)剛剛公開可用,但使用這些工具的情況已非常普遍。75%的受訪者預計GenAI將在未來三年內對其行業競爭造成顛覆性的改變,40%的組織機構預計將在AI領域進行更多投資;28%的企業已將其列入董事會議程。毫無疑問,一場新的生產力革命即將席卷全球。
什么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為什么它在今天爆發了如此大的關注?
事實上,計算機科學家們從上個世紀開始就在研究如何讓機器具備人類智能,以及如何通過不同的方法去模擬從簡單到復雜的生物大腦。過去的一些AI模型,例如CNN和RNN等,可以理解為只是具有不同特點的仿生腦。ChatGPT也是其中的一個分支,因為其超大的規模涌現出了過往其他人工大腦所不具備的能力,成為了AI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在過去的七十年里,人工智能的能力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梢灶A見,生成式人工智能將會演進出一些新的物種,包括經濟學意義上的新的數字化勞動力。
那么,數字化勞動力和傳統勞動力有何區別?
傳統勞動力也就是我們人類,是指具有可塑性的生物神經網絡,通過閱讀、學習、經歷建構對世界的理解,接受特定領域或崗位的專業培訓,滿足經濟活動需求。數字化勞動力也就是前文提及的人工大腦,是指模仿生物神經網絡的人工神經網絡,學習承載人類文明的互聯網數據,學習符合人類偏好的特定領域的任務數據,來形成人工大腦對世界的理解,并產生經濟價值。
據世界銀行統計,縱觀過去2000多年的全球GDP數據,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之后,世界經濟出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拐點,進入了快速增長期。隨后的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科技革命(20世紀后半期以生物技術、航天科技為代表)、信息技術革命(21世紀),不斷發展的新技術大幅提升了單位勞動力能產出的經濟價值,進一步推動了經濟的指數級增長。
可以說,人類的經濟史,就是半部科技史。那么,AI會帶來哪些改變呢?
如果說,工業革命加速了體力工作的自動化,那么,智能革命則將加速知識/信息工作的自動化。過去,受限于技術基礎和數據量,AI發展一度受到掣肘,雖然宣傳鋪天蓋地,實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2011年至今,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每天創造的數據量爆炸式增長,以及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新興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自動駕駛等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創業公司看中了AI技術的潛在商業價值,開始通過投資和研發推動AI的發展。以自動駕駛技術為例,越來越多的車企、科技公司紛紛進入這一領域,推動了計算機視覺、傳感器等領域的快速成長。
科學界普遍認同2040年將會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屆時,AI將會滲透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高盛公司預測,基于GenAI的出現,美國四分之一的工作崗位將有可能被AI取代。而比GenAI更強大的AGI一旦成為現實,大概率將會承擔更廣泛的智力勞動。
據麥肯錫《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經濟潛力:下一個生產力前沿》報告,自2023年GenAI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后,幾乎所有行業都會受到GenAI的影響。如圖所示,比較了不同職業類別中GenAI的自動化潛力(占總數的百分比)。淺藍色表示在GenAI之前該職業的自動化比例,深藍色表示GenAI之后,兩者數值相差越大,代表這一行業受影響越大??梢钥吹?,首當其沖的就是教育與培訓行業。
教培行業因其知識密集型、專家授課型的特色,壁壘相對較高。但GenAI的出現填平了知識的鴻溝,并且,GenAI比人類擁有更快速、更龐大、7x24h不知疲倦的學習方式,成為一位人人觸手可得的「超級專家」。
同時,未來隨著新技術成本的下降,人工智能普及,過去教育資源不足的痛點有機會被解決,個性化的教學也將得以實現。
對于各行各業而言,GenAI的影響都是巨大的。OpenAI公司研究了美國超過 1000 個職業發現,80%的工作可以融入GenAI技術和能力。這將會深刻改變職場和工作本身。
工作重塑:我們必須要面對的是,一些工作崗位將被取代或減少,一些傳統行業和職業可能衰退(比如客服、電話營銷員、翻譯等),而新興行業和專業則出現增長(比如prompt engineer)。當然,更多的崗位會趨于人機融合。以招聘為例,過去企業招聘從內部調研、信息分發到面試候選人,所需的成本巨大。未來,GenAI可以幫助你快速制定崗位要求、篩選資料、輔助面試,它甚至能夠做到比HR和用人部門更清楚崗位所需的知識和能力要求,從而做出最全面的分析。而招聘人員的角色則轉換成審查員,確定最終結果,以及不會被AI所欺騙。從歷史縱深來看,技術的進步釋放了人的勞動力,帶動生產效率的提升,也會讓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更上層樓。
能力重塑:HR則必須思考,崗位的在職人員是否仍然勝任,如何提前部署文化認同和大規模的技能轉型。另一方面,當GenAI將人力從重復性、繁瑣的行政性事務中解放出來之后,人類的軟技能的重要性則日益彰顯。當信息的獲取變得無比平權,專家角色就顯得不再那么重要,管理者需要為開放的對話創造環境,讓團隊建立共識,并能夠從人與人的協作,轉變為人機協作等。
組織重塑:如同歷史上的每一次技術革命,對組織的影響都是巨大的。不僅商業模式和戰略邏輯要發生改變,管理模式也要改變。流程和績效是過去工業時代的產物,而在智能商業時代,創造力更重要。當GenAI自動化許多重復性、繁瑣的任務,釋放人力之后,如何由內激發員工的使命感、自驅力,從而創造出更具創新性和價值的成果,是組織的升級議題。
早在1989年,英國著名管理學家查爾斯·韓迪就在《不講理的時代》一書中,清晰描述了未來組織成功的公式:I3=AV(Added Value)。其中I指人和機器的智力(Intelligence)、信息資訊(Information)和創意想法(Ideas)。也就是說一個組織要成功,必須擁有:高智力的人才、有智能的機器、海量數據以及源源不斷的有創造力的想法。
面對如此巨大的變革,你需要做的是,讓AI為你工作,而不是取代你。
DDI基于600,000 名英躍學員累積的學習數據洞察發布「人才發展數據賦能啟示錄」。不僅回顧了數字化學習的歷程和現狀,更探析了中基層領導者的能力表現和學習偏好。除了數據發現外,在每個章節,我們也就發現和對應的建議進行了凝練與總結,形成了有針對性的「思考與啟示」,以幫助組織在中基層領導者的發展實踐中,將這份報告中的洞察轉化為切實可行的短期或長期人才策略。立即下載報告
*本文為DDI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注出處!
本文基于《2025全球領導力展望》調研數據,探討中國企業領導力發展資源的投入現狀及錯配問題,并提出優化建議,助...
重大的變革往往意味著重大的機遇。當下,制造行業想要抓住時代的機遇,需要系統性打造組織永續的力量,才能夠在整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