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I通過對國內中高層管理者近十年間的領導力測評數據的分析,將以下極具代表性的六項領導能力測評結果進行聚類分析,找到了四種中高層管理者的典型能力樣貌。我們試圖從這一角度來探討不同類型中高層管理者對企業的價值和意義。
圖:我國中高層管理者常見的四種類型及能力樣貌
這六項能力分別為「制定戰略方向、推動戰略執行、企業家精神、制定運營決策、領導變革、輔導與發展他人」。這幾大能力是企業開展測評數量最多的項目,代表著企業普遍看重的領導能力維度。通過這六大能力,不僅能夠看出中高層管理者在長短期之間的平衡、「理事」與「帶人」之間的拿捏,也可以看到在新業務領域的嘗試與引導改變,進而判斷出中高層管理者帶領不同任務時的擅長程度。
通過對數據進行聚類分析后,我們發現了以下四類中高層管理者樣貌:
1.全能領路型管理者:又可被稱為「六邊型戰士」,這類領導者不論是「理事」或「帶人」都有一定的成熟度,在「制定戰略方向」與「領導變革」方面尤為出色,這兩項能力與組織長期發展以及企業轉型息息相關,足見這類中高層管理者是帶領組織前行的重要角色。
2.強力推動型管理者:這類中高層管理者的特長是「推動戰略執行」、「制定運營決策」,以及「輔導與發展他人」,可以想象這群領導者在組織中是「使命必達型」的人物,擅長在清楚的任務目標下,有效地布署好落地所需的資源,按部就班地推動。
3.團隊帶領型管理者:此類中高層管理者的強項在于鼓舞士氣的「領導變革」,以及「輔導與發展他人」,堪稱「啦啦隊長型」的領導者。但必須留意在業務能力上的短板,需要有更上層的領導者或其他的領導者給予方向上的明確指引,避免走偏。
4.機遇型管理者:這類中高層管理者所有能力項表現都偏弱,僅「輔導與發展他人」差強人意。很有可能是組織發展過程中伴隨著組織成長,自然而然晉升至領導者的位置,并未經過合理的篩選,是因「機遇」而來的領導者,也是領導力尚未就緒的一群人。
組織中各類中高層管理者的人數多寡,決定了領導力的水平,越多「全能領路型」的管理者,企業的領導實力越強。
通過對DDI過往10年人才評鑒數據庫中國企干部評鑒數據的匿名分析,我們發現:伴隨年輕干部培養建設的深入,更多年輕干部得到提拔。這些「機遇型」的年輕干部,多數是基層工作的帶頭人,雖然數量龐大,但應對多變的市場經營環境,在「理事」和「帶人」上充分做好準備的人不多。并且,數據還顯示,能力兼備的「成熟型」年輕干部在過去五年比例驟降。
我們再將不同類型的企業,包括國企、民企與外企,進行了對比,發現國企的中高層領導者中,近四成是成熟度最高的「全能領路型」,明顯高于民企與外企;反之,領導力未就緒的「機遇型」領導者僅占兩成,是各類企業中最低的。
這樣的結果,可歸因為國企長期以來對于年輕干部考察的注重,尤其在提拔高層人才時的嚴謹度與周延性。并且,國企的企業使命較為多元,企業任務的復雜度高,這一批高管在歷練中也鍛煉了一批全能型的中高層管理者。
圖:國企中高層管理者中的「全能領路型」占比近四成
*本文為DDI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注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