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標準本身「接地氣」還只是基礎,要真正發揮人才標準的價值,還需要將人才標準落地——也就是說,要圍繞人才標準來制定、整合各種人才計劃和流程。
企業制定人才標準往往是由一些特定的應用需求所觸發的,如為了人才盤點、為了招聘統一標準等等。因此,人才標準在保證能落地到與這些需求所關聯的流程與計劃上時,但卻不一定能被應用到其他場景中,例如,為了人才盤點所制定的人才標準可以被應用到人才盤點中,卻并沒有被應用到人才招聘中。
常見的情況是,企業為了不同的需求和目的,制定了不同的人才標準。雖然這樣一來,人才標準對不同目的的適配性更高了,但是卻使得人才管理的各個環節出現脫節,沒有形成統一的體系。這不僅給企業的人才管理工作帶來的阻礙,也讓人才標準喪失了其作為人才管理的「基礎」和「串聯項」的作用。
在DDI之前的文章《人才勝任力模型為什么重要》中,我們也曾提到:將人才標準應用到人力資源的各個模塊中,在人才招聘、培養、績效管理、繼任管理等各項工作中,都將人才標準作為統一的“語言”來使用。這樣才能加深企業內部各相關方對人才標準的理解和共識,并提高人才標準的使用效率和可拓展性。
市場環境變化、企業合并/重組、技術進步,員工和客戶期望提高等等,都給企業不斷帶來挑戰,而人才管理工作要適應業務的變化,也需要快速做出調整。因此,人才標準也應該能夠具備靈活性,隨著業務的變化來調整人才標準中各項要素的優先級,或者引入新的要求,以支撐未來的成長。
在傳統方法中,企業常常需要花費數月的時間來收集和分析信息,以建立人才標準。但隨著環境變化的加速,這種速度顯然已經難以跟上變化的節奏——往往等人才標準建立好了,業務與人才需求卻已經發生了變化,剛剛建立的人才標準便又難以適用了。因此,要適應新的變化速度,企業應該:
每當制定新的業務規劃或調整戰略方向時,都應該同步檢核人才標準,了解是否有需要調整的地方,如:增加、刪除要求,或是調整現有要求的權重等
使用靈活的方法來建立和調整人才標準,如:為內部人員賦能,指定專人來高效維護人才標準;使用敏捷建模的方法及系統,來提升人才標準的管理效率等。
為了確保人才標準的可持續性,并發揮其最大的效用,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思考:
宣傳:贏得高層領導者的支持,并請他們一同來宣講業務案例,為人才標準的推廣營造良好氛圍;
責任:明確定義人才標準開發、調整和應用過程中的職責分工,確定所有關鍵利益相關人(從 CEO 開始)所負的責任。
技能:為了幫助大家了解如何在各項流程中準確理解和使用人才標準,也應該配套必要的培訓;
一致:只有在各項人才管理流程流程中使用定義一致的人才標準,才能實現協同作業、提高效率;
衡量:在需要使用人才標準的各項人才管理流程和計劃中,對結果進行清晰、有效的衡量。
DDI 人才管理系統 Talent Dynamics一體化系統以業務為出發點,以終為始,打通了人才建模、人才測評、人才盤點的人才管理流程閉環。同時,全流程的人才數據實時保留,形成一體化的數據閉環,讓企業更好地通過人才數據洞察組織現狀,從盤點數據洞見未來,真正實現人才管理效用最大化。
本文基于《2025全球領導力展望》調研數據,探討中國企業領導力發展資源的投入現狀及錯配問題,并提出優化建議,助...
重大的變革往往意味著重大的機遇。當下,制造行業想要抓住時代的機遇,需要系統性打造組織永續的力量,才能夠在整個制...